self-discipline

最近很流行一句話「一個自律的人,到底有多可怕」。起初看到類似標題的影片,也讓我好奇點進去看看,想知道究竟能有多可怕?看完以後,才發覺「自律」和自律到極致變成「自虐」的界線被模糊化了,這也因此更提醒我選擇「人生平衡」的重要性。

自律是選擇,自虐卻可能是病態

我們選擇過上自律生活,每天固定早睡早起,在合適的時間做該做的事,有規律且重複的過每一天,這樣的自律生活,很可能幫助我們朝著理想生活甚至是夢想前進,因為有著適當的時間管理,讓時間站在你這邊,而不是逕自地流走,這種感覺特別迷人,是我,也可能是你想追求自律生活的原因。

我沒有嘗試過自律到極致的生活,卻體驗過為己所愛瘋狂到極致的一整週。

那是我剛開始創設克萊兒的生命許願樹初期,一股腦兒完全沉浸在打造個人事業的熱忱當中。我還記得當時我每一天都有高度產出,從起床奮鬥到睡覺前,甚至在週末時也因為覺得和家人相處或是追劇放鬆這些事情,不比我的事業來的有意義,而決定繼續工作我自認為喜歡這種高效率,並渴望這種滿足感。

儘管每天睡前都覺得精神耗弱,但看著產出又覺得精神飽滿,帶著這樣的矛盾,我仍覺得能夠為自己喜歡的事廢寢忘食也是一種幸福,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忙得好快樂。但我也因為徹夜想著能夠多為網站加些什麼元素,多寫哪幾類型的文章等等而失眠,那時的我還沒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虐,只是自顧自的以為是樂在其中。

一週後,我開始思考,當我連自律都不需要地就傾注所有時間在事業,連對耍廢都突然不感興趣的這種生活,究竟能維持多久?我的快樂與滿足感來源就這麼單調嗎?人生這樣還平衡嗎?突然間我發現如果一個人自律到極致,真的很可怕,可怕的是忘記自律和自虐都能帶來滿足感,可是自律還能讓你擁有選擇,沒有彈性的自虐卻可能盡是病態。

自律,反而可能導致自虐

在我被失眠的症狀點醒,發現原來那一週的生活嚴重失衡以後,我開始嚴格要求自己彈性自律,重點在於規定放鬆時間,規定使用番茄鐘工作25分鐘強迫休息5分鐘,規定自己保留和家人相處的時刻,規定生活要留白。因為如果不這麼刻意要求自己,我那一股腦兒燃燒的熱情,可能反而會讓我引火自焚,粉身碎骨。

這是我第一次領悟到自律的另一種境界:原來不是為了完成更多事,而是為了不做任何事;原來要完成很多事很難,為了不做任何事,一樣難。所以我想稍微修改這句網路流行的金句,也許不是一個人自律起來有多可怕,而是一個人自律起來有多不可怕,才是你的真本事。

於要怎麼做到不可怕的自律,也許比你想像中簡單,那就是專注的時候要命專注,耍廢的時候捨得耍廢。

自律生活不是為了把人活成了機器,把每日產出當成存在意義,而是讓你活出自我,活得更像一個在生活裡收放自如的活人。現在的我非常喜歡自律中帶有愜意,愈自律,愈得意!

你嘗試過自律的生活嗎?你經歷過沒刻意自律但卻差點自燃的日子嗎?又或者你曾經以為自虐就是自律並且洋洋得意嗎?如果你願意,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,搜尋時間管理實踐者Claire (@Claireswishingtree),裡面有著我的自律生活紀錄與心得,歡迎來信或是透過小盒子留言給我,和我分享的你的經驗或是疑問,我很樂意和你討論如何一起變得更好喔!

Claire